个人简介:彭依涵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,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,曾公费前往台湾师范大学交流学习。研究生学业成绩名列院系第二,并获校级奖学金、校级先进个人等荣誉。先后在世界500强企业、公办高中进行实践与学习。
任职经历:初一(1)班语文老师
知无央,爱无疆
“路不畏远,有志成行;山不惧高,有梦成岭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清风迎晨意,春光映微熹。往来莫生气,谈笑语轻盈。可以赏美文,品诗情。摒俗世之纷扰,涤纯净之心灵。春秋孔夫子,近代陶知行。欣然曰:夫复何求?”借着在课堂上与同学们模仿《陋室铭》的“小打小闹”,表达自己成为语文教师这半年多来的一份心情。在职业生涯的落笔之初,以此为鉴,望未来落款钤印之时,能交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致吾知于无央
七年的求学生涯,由南向北,又由北向南,两所百年老校,将我哺育,教我成长。在山大的学习时光,孕育了我想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;在厦大的时光,则促使我在实践中坚定了自己的目标。百年沧桑砥砺,世纪孕育风华。有幸求学于两所学校,今日才得以谋此理想的职业,寻求自立自强之路。
七年的大学时光,专业知识的哺育,是今日我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语文老师的前提。总是感念过去七年诸多良师的悉心教诲与益友的陪伴引领。在珍贵的学习生涯中,是他们,促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;更是他们,促使我明白生命的意义与重量在于何处。一位位兢兢业业、德才兼备的老师,为我筑建理想的灯塔、人格的标杆、生命的尺度;一次次的循循善诱与谆谆教诲,为我化解年轻的迷茫与不解,让我在友爱与关怀中吸取精神的养分;一堂堂精彩绝伦的课堂,教我亲近优秀的先贤,感受浩然的品质,更奠定了我对语文教育的理解。
“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,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。它们教育我们,鼓励我们,要我们变得更好、更纯洁、更善良、对别人更有用。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”。正如巴金先生所言,语文教育的目的,应是使人变得更美好,这点我是赞同的。语文教育,应唤起人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,唤起人的想象力,唤起探索未知的热情,唤起一种浪漫主义的精神。当然,这一切,还需要以踏实的语文素养为基础,需要长期的熏染、积累、阅读、习得,这便是语文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做的事情。
语文素养应是学生生命中最好的行李之一,当他拥有的越多,他也就越自由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,无论长路漫漫将向往何处,我都将以追寻无尽的知识为己任,以成就精彩的课堂为目标,以育天下之英才为理想。知无止境,行无止境。
充吾爱于无疆
教育家钱理群认为,人从幼年时期的幼稚、不自觉,过渡到更高的自觉的和谐,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,这一过程,应像四季一样不能颠倒,“春天是一个梦幻的季节,他必须沉浸在梦幻里,尽管春天会过去”。语文课,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,通过教育给予孩子们一个梦的天地,给予孩子们一个“精神的底子”,以抵御冬天的肃杀。作为语文老师,这份责任,是沉重的,却又是值得追寻的。
当了老师之后,最大的感悟便来自于每天与学生们相处的时光。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,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。与这些有趣的灵魂相处,令人感到愉悦又感到年轻。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中,这些孩子以坚毅的勇气、坚强的耐心不断坚持着,不时地给予我惊喜。有的孩子善于独立思考,在“标准答案”面前,仍能自信地进行思辨;有的孩子富有创造力,能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审美带到学习之中;有的孩子富有同理心,总能将心比心,为课本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而喜怒,而哀乐……
“教学相长”,半年多来,与学生们一起成长,一起创造课堂,有了诸多的收获,也有了许多精彩的回忆:带领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开展文学社的活动,整理文学刊物的文章,在短暂的时光中暂且卸下成绩的担子,师生之间一起读书,分享感悟,体会文学之美;在作文本中以红笔黑字交流心得,分享经历、分享感悟,共同成就文字之美;在语文课上,与作者交流,与文本对话,师生之间相互探讨,共同缔造课堂之美……
林清玄曾说:“追寻美好人生的态度有三个特质:温柔的态度,理想的怀抱和浪漫的情怀”。教师这一职业,正是给予了我一条追寻美好的道路。面对年轻的学生,我能欣赏一颗颗珍贵的赤子之心,以此锻炼自己的耐心;面对承载百年复兴梦的教育,我能奉献自己的一份社会价值,上下求索理想的道路、生命的意义;面对无尽的学问,我能乘着千百年文化的轻舟,驾驶于无尽的生命长河之上,丰盈生命的体验。对于教师这份职业,我愿矢志前行,以己之力,去做一个能够带给学生美好影响的“重要他人”;以己之爱,去面对每个纯洁的心灵与充满可能性的灵魂。
“烛生生于有晦,暖物物于无疆”。毕业前,我的导师告诫我:教育是一种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,要做一个有爱的老师,只有用真心,才能致真理、育真情。我想,我将秉承这样一份教诲,面对无疆的教育之海,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,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,步履不停,薪火传递。
附件: